新闻政策

  近年来,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积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观念、完善政策、简政放权,规范经营秩序,激发了市场发展活力,数据显示,2016年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年营业收入由上年的98.86亿元增长到147.23亿元,增长48.93%,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转变观念

  以市场为导向良性发展

  “2009年公司成立后主要做劳务派遣、职业介绍、社保外包等业务,发展比较缓慢。” 河北七海人力集团董事长武科英谈起公司发展很感慨,“省里让我们参与京津冀首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高级HR供应商培训班,支持我们到全国一线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去学习,公司发展的路子更清晰了。”

  “人力资源服务业被称为‘服务业中的服务业’,是为劳动者就业和职业发展,为用人单位管理和开发人力资源提供相关服务的专门行业。”省人力资源市场处处长杨国亮告诉记者,这个行业对于扩大就业创业、优化人力资源开发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很重要。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调结构、去产能的新常态下,仍沿用传统的基础性公共服务和低层次简单服务,已无法满足日益多元化、高端化、个性化的人力资源市场需求。

  为此,省人社厅确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引导、政策扶持和环境营造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经营性产业化发展。对企业努力增加服务供给、提升服务质量,逐步壮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规模,推进社会就业和人力资源的开发配置。

  完善政策

  加强扶持引导

  “2014年以后,我们开始为各类企业提供员工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劳动保障法律知识培训等,还为企业提供HR经理人培训。”武科英说,“参加过培训的已经有2万多人次,为近2000多家大中型单位提供社保外包。”他们还开始转向互联网,寻找探索人力资源服务业如何“互联网+”。

  2014年,我省出台《关于加快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对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和规划,自下而上建立起综合性的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建立了市场准入、监督检查、统计报告等制度。

  杨国亮介绍,国家和省政策的出台,促进了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这期间,中国华北家庭服务业人力资源市场挂牌运营,国际人才城投入使用,石家庄、唐山等地启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2015年河北搜才人力资源服务集团公司成功上市,2016年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同意筹建“河北省民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联盟”,人力资源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健全,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数据显示,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由2015年的10375人增长到11129人,增长7.27%。

  简政放权

  激发市场活力

  “现在可是太方便了,证照很快就能拿到手,市场准入门槛也降低了,对公司发展很有力。”刚刚领到《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的河北德才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经理康健强高兴地告诉记者。

  杨国亮介绍,按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要求,着眼市场需求和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多样化实际,我省下放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审批权限,将带有“河北”或“冀”字样的新设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外省市来我省设立分支机构的审批权限由省厅下放到各市。 同时,简化优化许可程序,实行网上审批、限时办结,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实行“先照后证”,取消新设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注册资本要求,合资企业的外资持股比例放宽到70%,京津冀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资格实现互认互通,市场准入门槛不断降低,激发了市场活力。目前,全省呈现出市场主体快速增加、业务类型日益丰富、产业规模逐渐扩大的局面。我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2015年的955家已经增加到2016年的1131家,增长了18.43%。

  • 服务热线:0311-85862608
  • 工伤热线:15303317292
  • 意见:hebeiqihai@126.com
  •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新华路219号鹿诚商务中心1号楼F18
关于七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河北七海人力集团"订阅号
© 2013-2016冀ICP备14021858号版权所有:河北七海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