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海动态

  冬至,是24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二十四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它产生于古人生息的黄河流域,是传统农业社会的产物。二十四节气早在汉代即已完备定型,但它的雏形可以远推到春秋战国时期。从最初的一年春秋两分法到春夏秋冬四时,再到四立(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二分(春分和秋分)和二至(夏至和冬至)的八节,然后才确定下沿袭至今的二十四节气。

2.jpg

       七海大家庭饺子宴

吃饺子.jpg

24.jpg

21.jpg

  1关于冬至的3个物候特征

  中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蜷缩着身体;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此时山中的泉水已现流动且有温热。

3.jpg

  2冬至吃饺子的来历,为什么要吃饺子?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据说,这个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汉南阳稂东人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辞官返乡时,他看到白河两岸的乡亲饥寒交迫,不少人冻烂了耳朵,便让弟子搭起医棚,支起大锅,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另一个冬至节食俗是吃馄饨,相传是因为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盘古生于混沌,以此纪念始祖盘古诞生。因此,吃饺子的习俗就这么被保留了下来!

  另外,从饺子的营养层面分析,饺子本身就是一种“食物多样、营养丰富”的食物,从饺子皮来看,谷物为代表擀制而成,富含蛋白质以及碳水化合物,特别是还有很多人用粗杂粮制作饺子皮,其营养会更加丰富,还很好的促进了粗细搭配。除了“皮儿”,当然还有饱满的馅料,馅料当中以菜、肉为主,很好的做到了荤素搭配,加之调味料的填充,味道诱人,形态诱人。皮儿与馅儿的完美结合,不失为冬至之时的绝佳美食。

  冬至吃饺子虽说是一如既往的习俗,但也是有讲究的。从现代营养学角度来说,建议大家要“健康过冬至,饺子变花样”。很多人拘泥于“猪肉大葱、羊肉胡萝卜”等馅料的传统水饺,但是这种水饺相对而言食材还是比较单调,建议大家可以多用一些其他的新鲜食材。素三鲜(虾仁+韭菜+鸡蛋)、鲅鱼馅(鲅鱼+芹菜+土豆)都是很不错的搭配,既达到了味道的鲜美,又促进了食物多样以及营养均衡,是明智之选。

4.jpg

  3冬至节气还有什么讲究?

  冬至可谓是养生的重要时机,主要是由于“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冬至之后,调整饮食作息也至关重要,冬季干燥寒冷,极易上火,饮食需要“增酸减辛”,多摄入水分;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食温热之品保护脾肾;为了避免上火,饮食宜少量多餐,注意“三多三少”,也就是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而且糖类、脂肪、盐少;还要注意避免加重燥气,影响身体的正常运转。

5.jpg

  看到这可能有南方的朋友凌乱了。冬至,不是要吃汤圆的吗???

  跟咸甜豆腐脑一样,冬至吃饺子还是汤圆,在南北方确实是存在差异的。

6.webp.jpg

  在南方的朋友看来,“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还有一种解释是: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围坐吃汤圆。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其实无论是吃饺子还是吃汤圆,过节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

  • 服务热线:0311-85862608
  • 工伤热线:15303317292
  • 意见:hebeiqihai@126.com
  •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新华路219号鹿诚商务中心1号楼F18
关于七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河北七海人力集团"订阅号
© 2013-2016冀ICP备14021858号版权所有:河北七海人力资源咨询有限公司